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西南——川、滇两省交界的云贵高原西北部,位于攀枝花市西区、仁和区境内,地理坐标为东经101°32′15″~101°35′46″,北纬26°36′31″~26°38′24″,属野生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。保护区总面积1358.3hm2。1983年经原渡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,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 【保护对象】 主要保护对象是攀枝花苏铁这一珍稀濒危植物及其生态环境。 攀枝花苏铁是1971年发现的苏铁新种,1981年才正式定名,1984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,攀枝花苏铁对于研究我国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发展,以及古生物、古生态、古气候、古地质、古地理和种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 本区地处川滇两省交界处,气候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,区内分布有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、株数最多、分布最集中的野生苏铁林,共有攀枝苏铁约23万株。 保护区植被属盆地西南缘山地干性常绿松栎林区与金沙江、雅砻江、安宁河干热河谷稀树灌木林小区。 区内有高等植物88科、182属、248种,其中种子植物76科、166属、227种,蕨类植物5科、9属、14种,苔藓类植物7科、7属、7种。其中攀枝花苏铁、龙棕、栌菊木、云南梧桐等国家和省级保护物种。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鸢、雀鹰、红隼、游隼、红腹角雉、白腹锦鸡、穿山甲、小灵猫9种,被列入省重点保护的动物有中华鹧鸪、鹰鹃、星头啄木鸟、豹猫4种。 【攀枝花苏铁】 苏铁亦称铁树,最早出现在在距今约2亿8千万年前的地球古生代二迭纪。它历经沧桑,几度盛衰。现存的苏铁类植物,仅一科10属约110种,被誉为植物的“活化石”。1971年,四川省农科所和原攀枝花市飞播林场进行植被调查时,发现了这一片占地300余公顷,共10多万株的苏铁林。它是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纬度最高,面积最大,植株最多,分布最集中的原始苏铁林。经鉴定,确认这是罕见的苏铁新种,定名为“攀枝花苏铁”。国际苏铁专家特纳来此考察后惊叹:“这是中国的财富,也是世界的财富!苏铁是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,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。 早在1951年植物学家就已经采到攀枝花苏铁的标本,当时误认作篦齿苏铁,以后又误作云南苏铁。直到1981年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分类学家正式确认。本种生长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特殊环境中,它的发现把苏铁植物自然分布的北界上推到北纬27°11′,对植物地理区系和古气候古地理研究有重要价值。随着西南地区的开发,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,免遭破坏。现已定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。 攀枝花苏铁株高1-2.5米,干经45厘米。叶集生于茎顶,叶柄有短刺,叶长70-120厘米,羽状全裂,羽片70-105对,条形,长8-23厘米,宽4-7厘米。雄球花序纺锤状圆柱形。雌球花序球形或半球形,直径40-50厘米,大孢子叶上部宽菱状卵形,密被黄褐色绒毛,篦齿状分裂。 本种适应于干旱河谷的特殊生境,能在河谷岩壁的石缝中扎根生长。随着河谷地区经济开发,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。此外应大量迁地移植。在攀枝花公园已大量栽培。在昆明植物园、深圳仙湖植物园等地都已引植成功。 区内有天然攀枝花苏铁植株达23万余株,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—1700米的山坡上,是世界上面积最大、地处欧亚大陆内陆纬度最北的自然苏铁林。而且,攀枝花苏铁雌雄异株,年年开花,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和观赏价值。 攀枝花苏铁是生长在2.7亿年前的原始裸子植物,被称为“植物活化石”,是世界性珍稀濒危残遗物种,对研究我国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发展,研究古生物、古生态、古地质、古地理以及种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。 攀枝花苏铁奇,还奇在它岁岁含苞,年年开花。俗话说;“铁树开花马生角”,“千年铁树开了花”,可见苏铁开花之不易。而攀枝花苏铁生长良好的雄株可年年开花,雌株亦可两年开花一次.这不能说不是世间一奇。每年3—6月,只见苏铁林成干上万个黄色的花蕾争奇斗艳,单株如佛手捧珠,成林似彩毯铺地。万绿丛中黄花点点,形成一种奇异景观。 1990年以来,攀枝花市以苏铁命名,举办一年一度的苏铁观赏暨物资交易会,攀枝花苏铁的名字已不胫而走,名扬中外。攀枝花苏铁与自贡恐龙、平武大熊猫被人们誉为“巴蜀三绝”。
|